食品監測先鋒隊
——記乳品食品監測中心分析一室
天津市乳品食品監測中心現在的分析一室成立于2013年,是在監測中心原有部室的基礎上整合而成。現有員工17人,其中包括研究生8人,本科畢業生9人;3人擁有高級工程師職稱。分析一室現有大型檢測設備21臺,包括液相、液質、氣相、氣質、離子色譜等,主要承擔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營養元素等檢測任務。分析一室擁有中心最先進的設備,代表著中心最高的技術水平。
乳品食品監測中心有一支團結進取、勇于奉獻的職工隊伍,有一群熱情開朗、嚴謹負責的員工在默默奉獻,分析一室就是其中最優秀的一部分。分析一室是中心年輕一代的代表,他們年富力強,年輕激昂的血液鑄就了這個團體活潑上進、拼搏進取、敢想敢干的團隊精神,
應急迅速 勇擔重任
2008年,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分析一室相關人員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在新聞披露事件的當晚就開始查找相關資料,確定試驗方案,第二天就開發出了相應檢驗方法,檢驗能力的形成過程僅用了短短的十幾個小時。正是由于實驗室對緊急事件做出迅速反應,使中心成為首批有能力承檢三聚氰胺項目的檢驗機構。隨即承擔了天津市原料乳中三聚氰胺應急監測任務,任務量占全市總量的42﹪。2008年獲天津市畜牧局天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原料乳中三聚氰胺應急監測優秀貢獻獎。2010-2013年承擔完成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含乳制品及非乳制品三聚氰胺批批檢測”、天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任務,2011年獲天津市食品安全監測工作先進實驗室獎勵。
2014年7月,一室的技術人員承擔了農業部乳品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和天津市質量監督第58站兩個資質十九大類擴項排查主要工作,經過一年半的梳理分析,開發項目過程中一室全體員工團結協作,共同研究分析,短時期共研發項目200多個按時完成了單位交給的任務,經過擴項,中心農業部資質可檢參數達到608個,58站資質可檢參數達到932個,為中心承擔各類食品檢測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勇于奉獻 團結互助
2016年2月20日,獲悉中心在天津市市場監管委的招標會上全部中標的消息,分析一室主任孫亞范在與同事們分享喜悅的同時,內心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能夠在此次招標工作中取得這樣好的戰績,與中心一貫出色的完成上級監管部門安排的任務是分不開的,與她帶領著大家多少個日日夜夜加班加點拼命工作是分不開的。
2016年中心承擔的國家抽檢任務量較去年有大幅度的增加,這種增加不僅體現在監測任務量的增加,還體現在檢測產品品種、檢測參數的增加上。為了能夠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這項任務,分析一室全體人員克服的困難是不可想象的,僅5月分析一室加班就高達127.5人次,大家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開發完成新檢驗項目100多個,為完成國家抽檢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個能夠沖鋒陷陣,攻堅克難的團隊,當然不能缺少隊員的團結協作。液相組王春天愛人出國工作,自己帶著兩個上學的孩子,為了做到工作、家庭兩不誤,他常常要放學把孩子送到家再返回加班,同事們經常輪流幫他接孩子。每天早上,因為兩個孩子到校時間差不多,可兩個學校距離卻很遠,看到他為難的樣子,同事閆磊主動提出每天幫他送一個孩子,這意味這閆磊要每天早出門一小時,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接下了這個任務,并且一堅持就是1年,媽媽出國不在身邊可是叔叔阿姨們的愛心不能少。類似的事情還能說出很多,液質組閆磊骨折了,一天沒有休息,吊著胳膊還堅持加班,同事們總是先幫他忙完,再去做自己的工作;氣相組戴洋洋生病住院了,同事們輪流陪護,頂替他加班工作,從不計較報酬。正是有了這樣一支“團結、進取、求實、奉獻”的忘我團隊,才使中心檢驗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并始終走在了行業領域的前列,為中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精益求精 創新進取
食品檢驗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不斷學習檢測的前沿技術。在工作中分析一室的同志們始終不忘學習,一方面注意加強法律法規知識,一方面努力提高技術水平,兼收并蓄的應用于工作中。近年來,團隊先后發表論文20余篇,主持完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項,主持完成農業部行業標準3項,參與完成各類標準12項。主持完成黑龍江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完成企業合作課題4項。孫亞范同志入選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馬文宏同志入選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人選,閆磊等5名同志入選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人選,多年的不斷進取提升了分析一室隊伍的整體素質。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成績屬于過去,未來道路還長,一室的同志們把集體當成自己的家去營造,去付出,就會有這份幸福的榮譽收獲和豐厚的自我滿足,他們在共同努力、共同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前進,為監測中心的發展再立新功。